招生热线: 010-89229080
专业资讯
咨询电话 010-89229080
在线咨询
预报名在线申请
艺术设计教学主题再设计的实践
发布时间:2019-07-31   来源:科德学院

[内容摘要]


近年来,国内外艺术设计院校在教学中的合作课题和项目众多,但对于教学主题自身设计的研究尚有欠缺,往往存在照搬课题、套用形式等现象,对艺术设计课程思维发散的特性也缺乏仔细的剖析分解,而这间接导致了教学过程与目标之间的脱节。本文从隐藏主题、调换主题和推导主题三个层面解读了对艺术设计教学主题进行再设计的方法及实践探索,强调了提炼概念、概念重述、概念发想等教学手段的先期导入,为当前的设计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主题再设计;提炼概念;概念重述;概念发想  这些年来,国内外艺术设计院校之间的教学交流正呈现出一片繁荣之态,在与当代走在设计前沿的院校频繁接触中,各类合作教学课题和项目也大量涌进国内。然而国内设计教学中关注国外教学过程跟踪、设计手段多元化方面的研究较多,对于起始之初的教学主题自身设计的研究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执行过程中照搬课题、套用形式、简单罗列过程的现象普遍存在,最终实现的效果与之前的预想差之甚远。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曾说:“方式的完美和目标的混乱似乎就是我们的主要问题。”面对国外引入的太多可供借鉴的教学主题,不能只是一味地囫囵吞枣、浅尝辄止,首先需要的是教师对其所要达到的目标和艺术设计课程思维发散的特性进行仔细的剖析分解,必要时对课题进行重新组织,从中寻找出最为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笔者通过这些年对国内外艺术设计方面理念和手段的持续关注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贯之,试图发掘出对教学主题自身进行再设计的几种途径与方法,希望与同行者共同探讨。



一、提炼概念,隐藏主题  



当面对一项设计任务时,有经验的设计师会首先从中挖掘出潜在的创意概念,例如面对一项青年创业计划的宣传推广任务,他会在标题中发掘出“开启”“迸发”“新鲜”“萌动”等理念,但未明设计之道的人则往往只会在“青年”“创业”这些表层字眼上纠缠不休,所以,教师要做的是教会学生从中捕捉到隐藏的信息。英国著名的艺术总监尼尔•戈弗雷(NeilGodfrey)提醒设计师:“我们进入了一个时期:我们要表达意思,而不仅仅是展示产品。”这正如耐克的广告语是“动起来”(Justdoit),而不是“让我们生产出更好的运动鞋”。而根据法国的BTS课程体系(BTS是brevetdetechniciensupérieur的缩写,意思是“高等技师证书”,法国公立大学的一种两年制教育体系)的相关文件,强调在学生低年级阶段刚接触教学主题时教师要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具体方法为:面对一个要完成的项目,教师应先从主题中梳理出相关的一个或几个概念,让学生针对这些概念进行深化,寻找大量的相关元素并展开构思,着重考虑的是解决如何用多种手段来传递这个信息的问题。这样可使得学生训练的目标清晰准确,对课题的把握走向纵深处。  



例如以“为一款纯天然果汁饮料”为训练课题,教师要对这款产品蕴含的宣传理念进行前期整理归纳,当教师决定要着重强调此款产品“无人工添加”的特点时,则可从若干个可提炼的概念中找到“禁止”一词,在不告知学生最终创作目标的前提下,直接让学生从既定概念——“禁止”这个环节展开思考。在分析时,可从生活中代表“禁止”的行为或符号入手,让学生思考其形态特征形成的原因,在生活中的演绎手段等等,再逐步靠近真实的主题。这种训练手段的角色分工为两部分:1.教师主导的是定出训练课题并从中分析出所需概念,在后期导入真实主题。2.学生执行的是针对教师提出的概念搜集创作元素,调动思维,在无意识中逐步指向目标,当导入正式主题后围绕其再次创作。这样的过程一开始可能看似只围绕概念展开,但当主题揭示时,学生会恍然大悟,再加上背后教师的有意识引导,最终还是会回归到一开始制定的命题方向上来。这种教学手段主要应用于低年级阶段,可帮助学生梳理清楚创意发展方向,而当学生进入高年级后,这种教学方式就要进行一定的转变了。学生通过之前的练习已然明白了提炼概念的个中妙用,教师在这阶段的教学就当逐步转化为由学生从主题中定义概念,而教师身份则转换为评判者和观众,更多的关注点应落在学生对概念的捕捉是否到位,执行是否顺畅。如果学生在这过程中转换成功,教师甚至可以不再设定明确的设计项目,由学生自己去展开项目定位,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也使得学生直面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二、概念重述,调换主题



曾获得国际戛纳广告节金奖的瑞典“ISPTelenordia因特网服务站”电视广告有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女主角正在下载网恋对象的照片,屏幕上影像一帧帧展开,出现了一个英俊男人的面貌。女孩极为兴奋,没等照片下载完毕就冲出门赴约去了,而此刻电脑上图片依然在缓慢的显示中。等到图片全部展示完毕,却发现原来女孩所见的头像只是一张贴在墙上的明星海报,真正的主人公实际上是一个陷在沙发里的脑满肠肥的货色。故事结束,屏幕上弹出广告语“选择一家速度快的因特网——telenordia网”。这则广告把“速度”这一诉求点发挥得淋漓尽致。整篇广告未曾有一句言及“快”,却用诙谐而夸张的方式将其他网络之“窄带慢速”的劣势可能导致的尴尬结果直接展现在受众面前。在创意领域,我们通常会陷入“思维定式”,即在思考过程中不知不觉间陷入固定的模式,这也导致了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循规蹈矩,出于本能地参考之前自己或他人解决类似问题时采取的手段,而导致创意上踌躇不前,缺乏原创性。针对这种情况,英国百比赫广告公司(BBH)的始创合伙人及全球区创意总监约翰•赫加蒂(JohnHegarty)提出“当世界朝左的时候,请朝右。”



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创意人员,有时候我们选择的路径恰恰是与大多数人背道而驰的。而当这种创意手段应用于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一些直接可以想到的想法罗列出来,再将其意思进行颠倒,产生新的刺激点或将其变成下一个创意的跳板。设想一下,当我们在为某旅游地做宣传时,除了强调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厚,说一句烂大街的广告语“美丽的**欢迎您”之外,有没有其他的推广手段?如果大胆颠覆一下,强调的是“请不要到这里来旅游”,将会是一种什么情况?乍一看,这或许是个疯狂的念头,但如果深究下去,当地人为什么不希望游客对此地产生兴趣?是真的因为这里一无所有,还是因为“好酒藏在深巷中”,而一旦游客蜂拥而至的话,就会分享掉他们的美妙生活?在抽丝剥茧之后,真相才呼之欲出。这种营销战略中所谓的“欲迎还拒”的宣传手段,恰恰可以极大地吊起受众的兴趣。当然,这种将思维反转的方式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彻底走向既定概念的对立面,教师多数时候可以针对主题需求施行更具开放性的设问手段,将传统的提问形式改成以重新陈述问题的方法表达,从另一个角度来设定概念。例如将“工作”一词替换成“努力”和“劳作”,则会使练习者产生不同的感受,构建出不同的关联。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荣誉学士一年级的“设计思维”课程中,有一个课题训练就很好地诠释了教师采取“概念重述”的重要性。教师将学生先分成两大组,每一大组里再分出若干小组,学生隔开空间练习。其中一个大组的学生领到的任务是“设计一张椅子”,另外一个大组的学生接收到的任务则是“设计一个舒适的坐处”。本是基于相同的需求,最终的目标也是殊途同归,但前一组求出的方案多被“椅子”自身的既定概念所限,以至于和常见的商品太过接近,而后一组从“享受”“隐私”“柔软”“自由”“放松”等概念词出发,聚焦于整体环境的营造,而不再是一个单一对象的重现,最终寻求到的答案兼顾到物理和精神上的双重愉悦,明显更具有对于影像、气味、声音、环境等多方面更宽广深入的思考,从而将思维拓展推向了更开阔处。对于训练主题的不同提问方式会导向不同的解决方案,这其中的差异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创意执行方法上的启发。“不同的字眼暗示不同的假设,并引导你朝不同方向思考。你得到的答案视乎你提出的问题。”这种训练手段对于学生产生更丰富的想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往往会帮助他们从固定思维中解脱出来,激发出想象和创意的火花。  




三、概念发想,推导主题  



1864年冬的某一天,德国科学家凯库勒坐在壁炉前做了一个诡异的梦:一条跳舞的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在他眼前旋转。惊醒之后,凯库勒由此领悟到苯分子就是一个环。正是这个荒诞不经的梦给他带来了强烈的心理震撼,从而和自己的研究联系了起来,诞生了今天化学教科书中的那个六边形圆环。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已经听到了太多版本的解读,比如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持之以恒的坚持等。但如果我们调换一下思考角度:这个梦境其实与希腊神话中西绪福斯(Sisyphus)的故事(西绪福斯受到神的惩罚,要无休止地推石头上山,再眼睁睁看着石头滚落山脚)一样,都诠释了一个无限循环的概念。惊悚电影《恐怖游轮》里面那些因果循环、首尾衔接的情节是不是从中受到的启发?如果一个音乐人做了同样的梦,是否会由此联想到摇滚史上经典专辑《月之背面》(DarkSideoftheMoon)中那一段似乎无休无止地在几个乐符间反复跳跃的节拍,进而创造出更为迷幻,使乐迷宛如置身迷宫的音乐旋律?这个梦境如果发生在一个游戏设计师身上,是否会触发一款新型游戏项目的诞生?某位金融巨鳄是否会因此建构出一种新的经济运营模式?由此可见,以一个元素或概念展开训练,我们可以从中求出多种解答途径,就看你是哪种角色、哪种身份以及处于哪种思考角度。这种训练在一开始往往并不带有明确的设计目标,而是在对概念深化之后求出多种答案,并为不同答案寻找到各自适合的主题。这种反向推导出不同主题的倒推方式看似本末倒置,往往使我们联想到那种射出箭之后再在箭头旁边画上靶子的行为,但是美国创意思考顾问公司的创立人与总裁罗杰•冯•伊区(RogervonOech)在《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中对于这类情况却特别强调:“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因此,将这种方法应用于教学中,可以将创意与实践应用紧密地结合起来,起到启发思路、激活创意的作用。例如,在教学中设定对“伞”这个物件进行多层面的创意展开。这样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件,开始的问题一般是围绕它的形态、材质、颜色上的差异,还有功能和内在属性是什么,再往后的问题将逐步深入:“伞”在遮雨蔽日这类常规功能之外,还会带来哪些寓意?与“伞”有关的传说、典故有哪些?“伞”与经济、政治、历史、环境、科技乃至医学、地理等众多领域有何呼应?有些看似毫无关联,但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将会展现出一个全新的意念。例如:哪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轮廓很像一个“伞”的形状?哪些物件起到了“伞”同样的作用?生活在“雾都”伦敦的英国人与伞有哪些情缘?电影史上最伟大的歌舞片之一——《雨中曲》(Singin'intheRain)中,“伞”在里面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经过这样的梳理,我们会发现“伞”这个物件还蕴藏着“遮挡”“隔断”“半封闭”“支撑”“保护”等概念。如果将其用于流浪者救助站的品牌宣传,则由其功能上的遮风挡雨就可延展出“当生活出现困苦时,慈善机构此刻可以为弱者提供庇护”这层意义;而从反逻辑的角度制造出“伞里面在下雨”的画面时,又可以对现实中存在的某些荒诞现象赋予一定的嘲讽意义。这种训练方式既需要教师根据思考的难度和深度加以分段设问式引导,也需要其对学生的哪些创意可延展应用到对应的设计领域有着清晰的判断。而在经过这样的几次练习后,学生可以理顺从创意走到应用实践之间的脉络关系,对于创作素材的利用发掘将变得更加灵活,学会从中捕捉到创意的闪光点。




四、结语  



艺术设计教学是不断尝试和更新的结果,跳出想当然的思维状态绝非是件容易的事,一些根深蒂固的想法会制约我们的思维发散,使我们被僵化的世界观、惯性、偏见和刻板理念所包围,从而导致先入为主想当然的结果。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而不能只是课题传达和常规概念的解释者。而对教学主题进行再设计的实践具有教学指向更明确、教学成效更显著等优势,并对学生了解设计规律、拓展思维空间、找到多元化的创作手段都有着极大的帮助。这些都应引起每一个设计专业教师的思考和探索,也希望本文能对正在进行相关研究的设计同仁们有所帮助